康养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虚拟仿真临床思维平台
发布时间:2023-10-24    阅读:

护理临床虚拟仿真情境化教学平台致力于将护理学及相关专业课程资源进行细化拆解与深度整合,旨在培育具备系统性思维与跨学科整合能力的护理专业人才。该平台依托3D建模与虚拟仿真技术,在虚拟临床护理场景中有机融合护理设备操作原理、临床护理规范(可类比GMP的行业标准,此处体现护理专业特性)、综合护理技能实训等知识体系、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训练模块,实现基础护理学、专科护理学等相关课程的交叉融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人文关怀素养。



目前平台已构建“护理专业基础实验系统+临床专科护理实验系统+虚拟仿真综合模拟实验系统+创新工坊实验系统+比赛竞赛活动系统”5大模块教学资源,涵盖《基础护理学》《护理技能综合训练》《危急重症护理学》、《老年护理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及老年护理与健康赛式,课程覆盖基础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技术、急危重症护理学、内科护理学、护理技能综合训练、健康评估等课程,为培养理论扎实、技能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平台以护理工作场景为原型,采用3D虚拟技术,构建场景模型,以实际工作内容为线索,将工作过程情境化,学生可在虚拟的工作场景中完成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和拟定护理措施等内容。在高自由度的平台,学生以“场景角色”成为项目执行人,在构筑的虚拟场景中,完成项目内容的过程即是学习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通过“游戏方式”控制人物角色,实现场景漫游,与虚拟病人、场景用物和教学资源进行各种交互,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使得教与学的过程更为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和真实工作环境为原型,以护理程序为核心逻辑,参照标准流程和规范,依托虚拟的医院环境场景,通过案例、项目的串联,实现护理专业课程及其相关课程涉及的知识和素养、理论与实训、单项技能与综合能力的有机融合,突显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建立学生的临床工作思路和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完成项目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整合与串连,合理分割、碎片化知识,并融入虚拟环境中便于随时调用,满足教学课堂组织,实现资源优化与整合。



将护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与人文素养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或案例将相关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实现知识技能融合贯通。



虚拟场景环境的搭建符合真实医院情境,工作内容依据临床护理工作流程要求和规范设计,让学生在虚拟的未来工作场景中学习和演练,实现高度还原工作实际。



平台对学习、练习和考核各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为形成性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同时验证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寻找教学薄弱点和突破点,实现及时客观的反馈机制。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当下,虚拟仿真临床思维平台充分发挥其高仿真、可重复操作等优势,打造智慧养老虚拟教育基地。内设生活照护、技术性照护、应急护理等项目模块。紧密对接养老比赛和认知症护理行业标准,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为养老护理人才提供沉浸式学习场景,助力其提升专业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养老护理工作中的各类挑战。



护理临床虚拟仿真情境化教学平台通过实现“做中学、岗中学、境中练”的教育实践,构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实现理实一体课程教学。通过“互联网+”,将情境化教学与传统课程体系整合,形成新的“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新形态,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


成都校区(东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龙港路399号 / 成都校区(西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航天路29号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城新区园兴西街2号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版权所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2002-2025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